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视听技术如何与博物馆的展览与运营相得益彰?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弘博网 2023-10-07


当代视听技术不仅提高了博物馆展览质量,还优化了博物馆的运营。巡回展 “图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宝藏” 中沉浸式投影屏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博物馆界正利用现代视听(AV)技术重新打造人们体验艺术、文化遗产和历史事件的方式,包括举办沉浸式数字展、运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补充和优化展览、以及利用数据分析为视听设备采购和决策提供依据。


下述实例展示了视听技术应用带来的几种可能性。


融入技术,但不喧宾夺主


为纪念图坦卡蒙墓发现100周年,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和加州科学中心联合电子设计公司(Design Electronics)举办了“图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宝藏” 巡回展。展览运用沉浸式投影系统、创新音频设备和投影映射技术为所有参观者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视听享受。



展览中,观众首先欣赏一段影像视频。视频展示了一些文物及其在图坦卡蒙木乃伊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吸引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注意,电子设计公司设计了一个23英尺宽、7英尺高、呈180度弯曲的银幕。观众微微抬头便能欣赏,就像在观看夜空。此导入视频结束后,灯光便亮起来,通向下一个展览馆的们也随之打开。每个展馆的设计都让参观者拥有绝佳的沉浸式体验。


电子设计公司(Design Electronics)的卡里尔•威廉姆斯(Khalil Williams)表示,声音在这种沉浸式感官体验中意义重大:“我们利用声音的效果让你身临其境,仿佛你正和图坦卡蒙一同前行。” 他说,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为实现高品质音效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在该展览巡展的某个场馆,第二个导入表演在图坦卡蒙墓门道内的展览品许愿杯(The Wishing Cup)附近展开。观众聚在入口时,他们能看到前面的投影,但是没有意识到实物就在屏幕后。威廉姆斯解释道:“我们采用了一种半透明投影材料。当投影进行时,它就变得不透明,因此,观众不知道藏在后面的是什么。”


音频播放完许愿杯的故事后,观众又听到了凿子敲击石头的音效。屏幕上的形象随着敲击声逐渐消失,隐藏的坟墓随之显现出来。在这种沉浸式体验下,所有高科技都极力烘托着历史故事和文化遗物。投影映射的使用也是如此。它会把影像投在复杂的3D表面而不是平面的屏幕,比如此处就是在展览馆入口的顶端,由此创造一些和展览融为一体的标志性形象。


图坦卡蒙展览利用各种各样的显示技术吸引参观者的注意,而别的一些博物馆则通过其他的视听技术在网上共享展览,展示实体空间中不可能呈现的新视角,提升展览设计和记录的效率。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赋予艺术生命力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拥有超过3.5万件馆藏艺术品,每年吸引50万游客前来参观。和许多博物馆一样,阿金斯艺术博物馆正探索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方法来提升参观者的体现。同时,它还把VR技术作为一种市场营销工具,用其吸引国内的粉丝前来博物馆参观。


几年前,一位人士赠与了阿金斯博物馆种类繁多的印象派画作。在修建容纳这批画作的展厅时,博物馆用VR技术将这批作品在捐赠者家中展示的原样录制下来,人们可以提前了解这批画作,激发他们参观博物馆或者成为赞助人的兴趣,以此增加博物馆的营收。



VR技术能够克服展品尺寸和脆弱性因素,赋予人们现实参观中截然不同的体验。例如,阿金斯博物馆和一家当地医院合作,用电脑断层扫描技术扫描了一批象牙雕制而成的小型天使雕塑。随后,这些视觉成像就被转换成一个360度的沉浸式影像。“人们可以尽情探索艺术品,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参观体验。” 该博物馆首席信息官道格•艾伦(Doug Allen)说道。


阿金斯博物馆还利用VR技术来提升内部运营。为了记录的需要,博物馆每次翻新陈列馆或举办展览时都会拍摄360度全方位的录像。“以往每次展览都需要拍照记录,但是(现在)我们将进行360度全方位录像”, 艾伦说:“这样(这个技术)便额外进行着 ‘记载’的功能并且让它更简单。十年后,若有人想回溯我们的工作如何开始,我们就可以让他/她带上耳机(观看录像),然后一切都会明了。”


在实际修建工作开始之前,博物馆还使用VR头盔帮助设计伙伴们确定每个展览的最优空间距离和参观动线。通过CAD等3D设计软件,展览设计者能创造一个逼真的空间,然后在虚拟现实中捕捉各个角度的感受和视角,避免现实场景中的改变和重新设计,从而为节省时间和金钱提供可能。


目前阿金斯博物馆还没有应用AR技术,但艾伦忍不住畅想其美好的前景。他谈及底特律美术馆使用了谷歌的 Tango 技术平台:“它们拥有极好的导航系统。你会看到地板上有蓝色圆点指示你转弯。当你走近木乃伊时,举起手机就能看到棺材里面。当你在棺材周围走时,它能知道你的位置并且为你合理定位。”


AR技术高度依赖智能手机,并且不可避免增加了人们看手机的时间,但它还是有利于吸引年轻的观众,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每天用智能机做各种各样的活动了。AR能丰富展览的内容,促进人和展品的虚拟互动,从而节省了诸多额外的展区建设。


新技术的运用还能减少旧设备的维护费用,通过更新现有的参观体验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挖掘数据,降低成本


如今,大多数领域的组织机构正使用数据分析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空间优化设计,位于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美国国家海军航空博物馆(National Naval Aviation Museum)也不例外。该博物馆最近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评估其“吸睛产品”之一的成本:海军航空纪念大屏幕电影院。



电影院中现存的氙灯放映机带来的感官体验好,但是运作成本高:每年需要六位数的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运作和维护。放映机的运作成本包括每年的租赁费和平均每年3次更换照射器的费用,占据影院收入总额近百分之十。在进行设备更新工作时,游客中心的运营经理菲利普•布特里(Phillip Crabtree)分析影院运营记录中的数据,看是否有其他低成本的系统可以替换它。


布特里和大型影院开发商巨幕电影(Giant Screen Films)的姊妹公司、位于芝加哥的D3D综合电影院合作,通过需求建议书收集并记录了其他投影设备的成本。影院员工比较单列项目后计算得出:通过减少更换灯泡和其他易耗品成本,以及通过使用高自动化的激光投影仪降低运营成本后,影院每年可节省高达25万美元的支出。


“菲利普的这种体验在小中型机构巨幕使用者中很常见,” D3D电影发行和业务开发副总裁德里克 •斯林尼 (Derek Threinen)表示,“我们正提供一系列的组合数字投影技术,这些电影院可以自行拥有并授权许可。通常情况下,影院两年内可以获得投资回报。”


多亏了成本节约和人们对巨幕影院全新科技洋溢的热情,布特里表示,头11个月他们的收入增加了约20万美元。这包括电器花费减少的30%(因转而使用激光投影设备)和入座率5%的增长(每年8000观众)。虽然展览内容没有变化,但因展示科技的更新,每年有更多人被吸引过来。


“观众很喜欢这种体验,评价很好,”布特里说,“我看到一条(评价)是说新的投影技术,并感叹观影效果非常棒。评论者说他一定会推荐别人过来影院。” 布特里说这类好评是观众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


上述装置都利用科技增强了博物馆展览的效果,但是有一家博物馆走得更远:通过创造点对点的数字旅行让观众无需任何传统实体展品便可拥有个人独特的参观体验。


完全数字化


EPIC 爱尔兰移民博物馆于2016年开放,是一家利用内容、空间和科技创建富有意义的参观体验的全数字化博物馆。它利用一系列试听科技讲述从公元500年开始至今爱尔兰人民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故事。展览着重展现几百个迁徙者的个人故事,包括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和《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等著名的人物。


在博物馆内部,展览内容通过多种电子显示频、触摸屏和视听板呈现。参观者可以通过滑动或轻击来解锁并获取信息。本质上来讲,参观者就是自己的向导。他们创造着独特的参观体验并且成为讲故事的人。互动式展览中,观众选定自己的祖国,从而定制自己要看的内容。这种个性化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博物馆的理念:爱尔兰人迁徙的故事就是参观者自己的故事。


博物馆中不同的展厅采用了不同的科技。在“改变游戏(Changing the Game)”中,众多带有二维码的互动式磁盘中储存着移居别处的爱尔兰运动员们成功的故事。观众可以把磁盘放在桌子表面,然后让其根据特定信息指令旋转。“罪行累累(Achieving Infamy)”展厅呈现了无恶不作的罪犯、海盗以及爱尔兰移民中的亡命之徒。观众可以走近前方投影屏上显示的人物形象,并且使其鲜活起来。展厅使用微软的Xbox Kinect设备追踪观众的动作,同时向观众呈现人物生平信息表。在“谁做了这个?(Whodunnit?)”游戏中,观众可以根据显示的信息推断眼前的这个人物是否有罪。



“我们认为科技是平易近人的,每个人都能很好地理解它,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其认知风格或水平如何,”EPIC 的副馆长塔利亚•尼尔森(Thalia Neilson)说道,“将可感知的动作和数字媒体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展览,实现良性互动。”


制作公司 Digital Post协助为博物馆创建视听内容。公司总经理吉姆•科尔根(Jim Colgan)表示:“实际上,我们选择的视听平台必须得增强展品的效果。因此,我们考虑了屏幕位置、屏幕上动作的时间安排以及音效和色彩等因素。和其他传统游览中心不一样,EPIC的游客能通过视听技术真正融入进来,他们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EPIC 处在互动式、可感知、个性化博物馆潮流的前沿。EPIC 技术总监马克•麦高文(Mark McGowan)认为这种趋势是博物馆吸引更多、更年轻观众的基本要素。“较之传统形式的内容,如今很多人更乐于接受数字化的信息,” 他解释道,“科技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一种熟悉且便于理解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年轻人无疑是博物馆领域庞大的目标观众。”

改变博物馆的蓝图

博物馆这种全新的、深度融合视听技术的能力为其拓展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甚至可以大门不出就完成参观, 一改以往博物馆安静沉闷的风格。除了提升观众体验,新技术还实现了数字驱动式决策、成本节约并且优化了展览记录程序,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了切实的利益。


在精通视听技术工作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如今各类博物馆能开发全新的、为观众带来持久性影响的展览。不管是互动的、大型展示的展览还是充满科技感的惊喜或自行定制的旅行,博物馆的视听化潮流已势不可挡。


转载自: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作者:丹•戈德斯坦(Dan Goldstein),美国博物馆联盟会员,视听与集成体验协会(AVIXA™)首席营销官。AVIXA 代表着全世界2310亿商业视听技术产业,推出面向全球的国际视听商业展示会。

翻译:李淑文

编辑:国旻#miyagi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就在明天!共计11项活动内容!

私立博物馆在疫情之中更为脆弱,期盼重新开张后能缓解生存压力

“云看展”成效如何?88.7%受访体验者感到满意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

上博特制定《上海博物馆展厅讲解活动管理办法》

意大利重启博物馆,当地居民热衷于体验世界名作与名胜古迹

国家文物局回应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撞损一事

“官”“民”博物馆探索合作新机制,优势互补助力多元文化传承

“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在陈家祠举行

博物馆奇妙, 浙博今年首场夜游活动“文澜印象”上演

江西省博物馆将改造成南昌市博物馆,打造穿点成线的文旅新地标

今年第一次“夜间开放”,上海市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情况如何

回顾往期精彩

父亲节特辑|疫情期间,庆祝父亲节的几种方式

2019年公报 | 全国共有5132座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1亿人次!

疫情之后的国外博物馆,找到了发展的新方向

经济危机时代,博物馆需要更为强有力的社会联系

250万美元的赠款!英国艺术基金承诺为文化机构提供救济

成渝两地博物馆牵手,搭建文物展览交流大平台

说展 | 这些难得“上新”的线下展览,且看且珍惜

速报 | 北京防控等级提升!多家博物馆闭馆或限流

上海博物馆夜场出新措施,注意事项都在这里

藏品数字化是否阻碍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步伐?

从此,你期待周末的到来又多了一个理由

美国博物馆收集抗议标志,以实时保存历史

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情况如何,猛戳这里提建议!

北京疫情进入非常时期,多家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再度关闭

▼点击在看,关注博物馆的现代视听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